1.課程宗旨
1.1 透過完整課程幫助學生明瞭基督教信仰,施行正面教育,建立良好品格和價值觀。
1.2 引導學生尋求基督教信仰及信徒的生活方式。
1.3 調整評估準則以促使學生主動和勤學,提升教與學的效能。
1.4 推動學生以基督愛心出發,實踐愛心關懷。
1.5 優化本科知識管理,鼓勵同工積極進取。
2.課程規劃
A)課程目標:
1. 學生認識基督教和其生活方式。
2. 學生能透過生活體驗和前人的貢獻,明瞭基督教信仰的意義。
3. 學生認識基督教信仰對人類文化和個人生命意義的影響。
4. 引導學生尋求基督教信仰及其生活方式。
B)課程規劃:
中一 | 中二 | 中三 | 中四 | 中五 | 中六 | |
主題 |
聖經伴我行 第一冊 |
聖經伴我行 第一冊及第二冊 |
聖經伴我行 第二冊 |
我看我生命 第一冊「成長篇」及第四冊「社會篇」 |
我看我生命 第二冊「人際篇」及第六冊「信仰篇」 |
我看我生命 第六冊「信仰篇」 |
德 | 關愛 | 犧牲、捨己 | 愛 | 尊重 | 愛、貞潔 | 公義 |
智 | 認識上帝、 | 認識耶穌、 | 認識基督教信仰、 聖靈 | 認識生命、 自己 | 認識人際、 生活 | 認識生與死、 社會 |
體 | ||||||
群 | 鼓勵參與教會聚會或社會服務,並作分享 | |||||
美 | 好人好事分享 | 個人行為見證 | ||||
靈 | 背誦 手冊內金句 | 閱讀 聖經章節 | 閱讀 聖經章節 | 認識 使徒信經 | 代禱 | 為前途祈禱 及寫禱文 |
C)課程特色:
幫助學生就以下各項獲得知識及理解:
(a) 基督教的起源、律例、形式與禮儀的知識;
(b) 基督徒的生命見證及生活方式;
(c) 道德對個人與社會的重要性;
(d) 基督教與倫理議題的重要觀點。
幫助提升學生技能, 使他們能夠:
(a) 反思個人的信念、價值觀和經驗;
(b) 與持有不同信念和價值觀的人進行客觀討論;
(c) 以證據或合理論點為依據, 進行有關基督教意義問題的辯論;
(d) 藉探索宗教,改善自己、造福社群。
本課程幫助學生培養下列的價值觀和態度:
(a) 尊重生命;
(b) 願意肯定他人的需求、感受和期望,並學習了解他人;
(c) 以包容的態度對待不同宗教及文化的差異;
(d) 熱切尋求生命的意義和真理。 透過體驗學習活動,讓學生從實踐中學習一系列圍繞基督教的教導,及其與人類共同經歷之間的關係。
學生可透過參加服務或參觀舉行基督教活動的場所,獲取相關學習經歷。教師可幫助學生反思,引導他們探索學習經歷的意義。
3.網上資源
宗教教育科(中一至中三)課程綱要
https://www.edb.gov.hk/attachment/tc/curriculum-development/kla/pshe/CSS13REC.pdf
倫理與宗教(新高中)課程及評估指引
倫理及宗教(高級補充程度)
https://www.hkeaa.edu.hk/DocLibrary/HKALE/Subject_and_Syllabuses/2012/2012as-c-ers.pdf
香港考試及評核局:倫理與宗教 (香港中學文憑 > 評核資訊 > 科目資訊 > 甲類:高中科目)
http://www.hkeaa.edu.hk/tc/HKDSE/Subject_Information/NSS/ers/index.html
新高中倫理與宗教科課程詮釋
照顧學生的多樣性 (第二部分)倫理與宗教科
倫理與宗教科教學資源及參考資料
新高中倫理與宗教課程支援教材 宗教傳統 單元二﹕基督宗教
新高中倫理與宗教課程支援教材﹕組織體驗學習活動系列 (III) 苦路禮儀‧教師手冊
新高中倫理與宗教課程支援教材﹕組織體驗學習活動系列 (II) 民間神祇巡禮
中學宗教教育科(基督教)常用詞彙
突破機構圖書館